鱼腥草

鱼腥草

鱼腥草
- 热量(千卡)
- 蛋白质(克)
- 脂肪
- 碳水化合物

鱼腥草 又叫岑草、蕺儿菜、折耳菜、紫蕺、侧耳根、野花麦、九节莲、肺形草、臭菜、臭腥草

鱼腥草起源于鱼腥草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,历史食用记载悠久。其野生于湿润环境,后被广泛种植为药食两用植物,具有独特的鱼腥气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,是中国多地传统美食和中药的重要成分。

鱼腥草,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。生长于沟边、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,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。名见《名医别录》。唐苏颂说:"生湿地,山谷阴处亦能蔓生,叶如荞麦而肥,茎紫赤色,江左人好生食,关中谓之菹菜,叶有腥气,故俗称:鱼腥草。"其嫩茎叶,可炒食、凉拌或作汤,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。 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,卧薪尝胆,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。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,百姓无粮可吃。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,终于发现了一种。于是,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。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,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。

百度百科